2014年3月,走在商丘市歸德路上的人們時常會突然停下腳步,對一位穿環衛馬甲、正掃大街的老人來一句——“喲,這不是趙作海嗎?”
  事實上,就連61歲的趙作海自己也未曾想到,晚年還能得到一份工作,並拿上工資。
  對於這位蒙冤入獄11年、獲賠65萬元的農民來說,獲釋後的3年多是鬱悶的。他不僅受困於金錢所致的眾叛親離,更受困於屢次從商失敗後的破落生活。而最根本的鬱悶,來自賠償金終究無法填補11年監獄生活的巨大斷層。
  “老趙的晚年應有所寄托,而不是賠償後再不管不問。”在趙作海夫婦看來,如今商丘中院為趙作海安置了工作,也算有了吃飯的門路。
  清掃大街
  月薪千餘
  對於趙作海獲釋三年來的窘境,很多媒體曾進行過報道。當記者日前再度回訪時,趙作海已在商丘中院的安置下,成為了一名環衛工。
  今年2月底的一天,趙作海一如往常地在商丘市區內遛彎,突然接到來自商丘中院的電話。
  電話里,商丘中院辦公室一位董姓副主任告訴趙作海,商丘中院的領導已經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,讓他給商丘市睢陽區城管局副局長周經相打個電話。
  趙作海夫婦隨即與周取得了聯繫。對方前來瞭解了相關情況之後,趙作海環衛工的工作很快得到落實。他的工作,是負責商丘市歸德路與長江路十字路口以南約150米路段的清潔,月薪1000多元。
  “乾點活,比在外面玩著強。沒有錢,你吃啥?”對於這份工作,趙作海欣然接受,“成天遛彎早就煩了。”
  時至今日,趙作海也說不清為自己安置工作的有關人員的姓名和職務,只是說:“法院領導給安排的。”
  商丘中院辦公室董姓副主任告訴記者,商丘中院領導在瞭解到趙作海投資生意被騙、生活較困難之後,在2014年春節前就開始為趙作海尋找工作。由於趙作海文化程度較低,找了很多工作都不合適,最後才將其安置到環衛崗位。
  “我們沒有其他目的,就覺得趙作海有份活乾,生活有保障,他自己也充實了。”該董姓副主任說。
  為上班
  提前學騎三輪
  趙作海上崗在即。
  2014年3月1日,趙作海正式上崗。
  趙作海負責清潔的路段,距他目前的住所約有六公里路程。他通常在凌晨5點起床,然後騎自行車趕到位於住地與清掃路段中間的一個垃圾收集站,在那裡取走三輪垃圾車和工具。再騎行約1公里,趕在凌晨5點50分左右抵達責任路段,而後正式開始清掃。
  由於趙作海負責的路段緊鄰市政府,除過十多家店鋪之外,再無其他小攤販,打掃起來並不困難。
  整段馬路的清掃大約會持續至上午8點。期間,趙作海會從兜里摸出一盒五塊錢的白沙煙,蹲在地上抽一根稍事休息。上午9點以後,上半天的清掃就基本完成。
  等忙完這些,他才會蹲在陰涼處與同事聊幾句天。如果中午沒有回家,趙作海吃過午飯,會靠在收集站旁邊的一個破沙發上小憩到下午2點。而後騎著三輪車前往責任路段開始另外兩輪清掃。
  下午5點過後,一天的工作就接近尾聲,趙作海會載著小半車垃圾趕回收集站。將三輪車裡的垃圾轉移到收集站的垃圾鬥里。收回的垃圾中時常有些塑料瓶,趙作海將其一一收集起來。
  下午6點下班後,趙作海騎著自行車,載著一天撿的幾個塑料瓶回家。在他目前租住地的院角,已積攢了三麻袋塑料瓶和一捆硬紙板。
  即便是這樣周而複始的工作,趙作海起初並不適應。
  上崗之初
  心情煩躁
  突然的忙碌,讓閑了近4年的趙作海起初竟有些不知所措。
  “剛開始不適應,幹活的時候,要麼掃馬路,或者路邊人行道,要麼撿花池裡的紙,整個人沒有閑的時候,覺得特別累。”趙作海說。
  由於最初不知該如何工作,加之衛生監督員偶爾會批評他清掃不到位,趙作海心情有些煩躁。每當有不順時,他就會給老伴李素蘭打電話傾訴遭遇,說誰誰又如何對自己不好了。
  “無論大事小事,他隨時心情不好就給我打電話,有時一小時就得打兩三個電話。”李素蘭說。
  上班最初那段日子,毫無工作經驗的趙作海,往往累得筋疲力盡卻事倍功半。晚上7點到家,他總是倒頭就睡。
  好在趙作海後來漸漸摸到了規律,工作開始有條不紊。儘管這樣,平時不溫不火的他還是會因工作上的事而焦躁。
  2014年4月13日,趙作海像往常一樣準備騎車上班,卻發現車胎沒氣了,於是換坐公交車上班。可等到早上6點,趙作海還沒等到公交車。要換平時,已經開始清掃大街了。他急得給李素蘭連打了四五個電話:“現在沒有車,走不了,你騎電動車送我上班吧!”
  “這會兒才六點,我八點半才上班,把你送去我去哪?”老伴頻繁的電話,讓李素蘭也有些“煩”了。
  說起為何總在工作中犯急,趙作海自有看法:“這是領導對我的希望,得好好乾!”
  仍有錯案當事人
  難謀出路
  因為一份工作,趙作海夫婦看到了晚年的保障。“老趙的晚年就應有所寄托,而不是簡單賠償幾十萬後再不管不問。”李素蘭說。
  如今,趙作海月薪千餘,李素蘭也在商丘一家傢具賣場上班,加之放在投資公司里的賠償金利息,趙作海夫婦每月也有數千元的收入,吃喝不愁。
  而就在此時,與趙作海有著相似命運的河南葉縣灣李村村民李懷亮,仍在為後半生的出路而奔波。李懷亮現年49歲,13年前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刑事拘留,之後被羈押長達12年。直到去年4月,他才被無罪釋放。去年12月,他獲得98萬元國家賠償。
  李懷亮的姐夫孫松安告訴記者,在李懷亮出獄之初,身體狀況極差,一度連紅綠燈都不認識。姐姐照顧了大半年,他的身體才逐漸好轉。“找個活乾乾。”是李懷亮的心愿。
  可找工作的艱辛卻出乎李懷亮的意料。
  “他找了很多打掃衛生、看門的活兒,但總是別人一聽說他曾經的案子,就不用他了。”孫松安說,李懷亮找了整整半年工作,卻始終沒成。
  考慮到該案在河南葉縣當地家喻戶曉,李懷亮只好到外地謀生,試圖尋求一個安穩的生活。一個月前,他終於找到一份差事,南下廣州乾起了裝卸工。
  孫松安不禁感慨:“他清清白白的,融入社會怎麼這麼難?”
  (原標題:獲釋4年 趙作海得到首份工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23hjco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